凍存健康正夯,幹細胞儲存可望成為癌症預防趨勢!

你想凍存過你的健康嗎?

健康不老,一直都是人類所追求的,幹細胞儲存因冷凍技術的發展,如回春細胞一般在醫學應用上越來越廣,從修復各器官到疾病預防治療,都有幹細胞的參與。你也想凍存健康嗎?讓長春藤生技的林凱信教授來為我們解析。

幹細胞究竟是什麼?凍存為什麼這麼夯?

幹細胞是身體內具有多元潛力的細胞,是更新及修復各個組織及器官的重要角色

如果把人體比喻成社會,細胞就是在這個社會中各司其職的成人,而人體內的幹細胞,就像是一群尚未接受過任何訓練的學生,具有從事各種職業的潛能,當身體內的學校將他們的專業技能培訓完畢,他們將前往身體的各個地方去替代那些衰老損傷的細胞。

凍存幹細胞,就是將目前健康保存下來

現今的凍存議題會這麼夯,正是因為人體幹細胞具有全能修護的特性,當人體遇到「緊急危難」,像是:癌症、器官衰竭、疾病等等的時候,能夠透過訓練這批之前先被保存好的新鮮人來去汰換這些受損或是變質的細胞。

幹細胞儲存好多種型態,到底有什麼差異?

幹細胞儲存型態比較

目前常見的幹細胞儲存型態有四種:臍帶血、骨髓、周邊血液、脂肪。

長春藤生技身為幹細胞的領航員,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幹細胞儲存,幫大家將上述四種幹細胞的來源、特性、臨床特點整理如下:

臍帶血幹細胞

來源:胎兒的臍帶血

採集方式:孕婦生產胎兒的同時,將臍帶內的血液收集、分離出其中的幹細胞並儲存

臨床特點:幹細胞品質高,但只有在「出生」的時候可以搜集,錯過了那個時機,基本上,就沒有機會儲存臍帶血幹細胞。

骨髓幹細胞

來源:人體骨髓

採集方式:局部麻醉或是全身麻醉,破壞大腿骨或是骨盆骨來抽取骨髓,分離出幹細胞

臨床特點:因為需要不斷的造血替換老化的血球,骨髓是成人身體內具有大量幹細胞的地方之一,但高度的侵入性會有比較高的感染風險,同時大多需要住院3-5天,風險性較高。

周邊血造血幹細胞

來源:人體的周邊血液

採集方式:注射白血球生長因子(G-CSF),將骨髓中的幹細胞驅動到周邊血液當中,採集分離搜集,全程只需要3-4小時便能完成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的萃取

臨床特點:這是目前最先進也是侵入性最低的儲存方式,儘管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濃度不高,但透過長春藤生技先進的醫療科技,可以精準且安全的將幹細胞萃取出來並濃縮,提高其濃度至可以應用之範圍。

脂肪幹細胞

來源:人體脂肪

採集方式:透過開刀獲取脂肪組織,透過醫療科技破壞脂肪再篩選出幹細胞

臨床特點:脂肪幹細胞已經分化較完全,相對臨床應用不如其他三種幹細胞來得多,而萃取時需先破壞脂肪層也容易影響到脂肪幹細胞儲存的品質,此外侵入性手術風險性過高,也較常有術後傷口發炎的問題。

誰更需要儲存幹細胞?

哪些人更需要儲存幹細胞?

有遺傳疾病家族史或癌症家族史者,應及早儲存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做健康保險,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的儲存對於有家族遺傳疾病、癌症家族史或是癌症確診者,至關重要!

儲存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對家族遺傳史者有什麼幫助?

  • 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對於遺傳疾病應用空間大

越來越多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的論文指出,幹細胞對於慢性病有治癒的臨床案例,像是一篇2016年發表在PloS One醫學期刊的論文就統合了524名接受幹細胞療法的糖尿病病患,結果發現將近六成(58.9%)第一型糖尿病的病患,在接受幹細胞治療後的16個月可以完全不用使用胰島素,同時所有接受試驗的病患都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

近期多篇的醫學研究論文也顯示,不論是自體或是異體的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已經被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血液相關的癌症,像是淋巴癌等等,而根據一篇2021年統合性研究分析的論文指出,如果應用自體的周邊血造血幹細胞來治療淋巴癌,會有更高的存活率。

  • 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濃度,會隨著年齡急速減少

根據2021年發表的國際論文指出,儘管年紀大的人仍能萃取到周邊血造血幹細胞,但年紀越大的人儲存的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品質會越差、數量會越少。

隨著醫療的進展,慢性病、癌症的人口每年都在激增,而這些慢性病與癌症在醫學上都被證實有大約10%高度的遺傳性。現行醫療常規上的治療,都只能靠長年的服用藥物控制,而不能治癒,透過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相信在未來能有效改善。不論是慢性病的高度家族遺傳問題,或是未來可能要面臨的癌症問題,長春藤的醫療團隊都會建議,及早儲存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為健康的未來做好保險。

長春藤深耕周邊血造血幹細胞儲存!

長春藤生技早在2011年起就開始研究成人周邊血造血幹細胞採集、冷凍與儲存技術,實驗室在2017年通過衛福部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衛福部核可人體器官保存庫)審核,並持續性跟美國、日本做技術交流合作,吸收並落實免疫細胞的培養、幹細胞的技術。 而根據長春藤醫療團隊多年的經驗,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的濃度會隨著年齡而直線往下掉,如果年紀太大才儲存,不僅數量少、品質也不好,因此會建議民眾如果可以的話儘早儲存周邊血造血幹細胞,畢竟自己的年輕細胞,才是具有最高活性、最高相容性以及最低排斥性,等到有一天真的需要用到的時候,才不會「無幹細胞可醫」。

想了解更多請留下合作資訊>,我們將由專人服務。


參考文獻:

  1. Du J, Yu D, Han X, Zhu L, Huang Z. Comparison of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 and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 in Refractory or Relapsed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Netw Open. 2021 May 3;4(5):e21980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9807. PMID: 34042995; PMCID: PMC8160596.
  2. El-Badawy A, El-Badri N. Clinical Efficacy of Stem Cell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6 Apr 13;11(4):e0151938. doi: 10.1371/journal.pone.0151938. PMID: 27073927; PMCID: PMC4830527.
  3. Başcı S, Bakırtaş M, Uncu Ulu B, Yiğenoğlu TN, Yaman S, Batgi H, Kılınç A, Özcan N, Şahin D, Darçın T, Yıldız J, İskender D, Baysal NA, Dal MS, Kızıl Çakar M, Altuntaş F. Old is bad? The effect of age on peripheral stem cell mobiliz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Transfus Apher Sci. 2021 Feb;60(1):103007. doi: 10.1016/j.transci.2020.103007. Epub 2020 Nov 9. PMID: 33223474.


聯絡我們

電話/ 0800-878-188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 1 段 50 27 樓之1、27 樓之 2

隱私權條款聲明

版權所有 © 2022長春藤生物科技